怎么又是波音?
怎么又是波音?
怎么又是波音?
经济网(jīngjìwǎng) | www.ceweekly.cn
当地时间6月(yuè)12日,印度航空一架(yījià)波音787客机起飞后坠毁,至少265人死亡。同日,美国亚特拉斯航空一架波音747货机因发动机故障紧急迫降(pòjiàng)。
6月12日在印度古吉拉特邦艾哈迈达(dá)巴德客机(kèjī)失事现场拍摄的客机残骸。新华社/印度联合新闻社
乌克兰航空空难、韩国(hánguó)济州航空空难……近年来,这些大(dà)的航空事故,摔的都(dōu)是波音的飞机(fēijī)。与此同时,波音飞机的故障如“按下循环键”:起飞爆胎、起落架异常、液压系统失效,甚至飞行中舱门掉落……
飞机频繁出事,载人飞船也不稳定。知名的Starliner“星际客机”飞船第一次送人上天,就因故障,把原本计划太空(tàikōng)工作(gōngzuò)9天的两名(liǎngmíng)宇航员,遗留在空间站287天。
难怪有波音员工吐槽,每天(měitiān)都有波音飞机因发现问题被送来修复,“更换(gēnghuàn)门塞就像更换内裤一样频繁”。
故障频出(pínchū),实则暴露了波音在(zài)生产质控、安全设计验证和供应链管理上的系统性漏洞,折射出的是波音在安全与效率博弈中的失衡。
“波音本是世界航空工程技术和精确度的‘黄金标准’,现在却掉进了谷底(gǔdǐ)。”航空分析师阿布拉(ābùlā)菲亚的评价道破玄机。
2024年,美国司法部(měiguósīfǎbù)与波音公司(bōyīngōngsī)签订(qiāndìng)了一份罚款高达2.436亿美元的认罪协议。协议中,波音承认在2018年和2019年的两起致命空难中“密谋欺诈美国联邦航空局”,从而(cóngér)避免遭受庭审。风波背后,暴露出波音深层问题已积重难返。
1996年,波音以133亿美元的(de)天价吞并麦道。这场看似巩固行业霸主地位的交易,却埋下了意想不到的隐患——不少业内人士认为(rènwéi),麦道“快速(kuàisù)回报”的商业基因从内部瓦解了波音的技术血脉。
这种短期利益导向在737MAX的设计制造上暴露无遗。简单来说,就是为了争夺市场(shìchǎng),波音压缩研发(yánfā)成本和周期,仓促上马(shàngmǎ)了新机型。
调查显示,737MAX客机的(de)“机动(jīdòng)特性增强系统”是造成坠机的一大因素。另外,波音公司(bōyīngōngsī)将业务层层外包,也将利益置于安全之上。
除了自身问题,波音危机的酿成,美国政府相关(xiāngguān)部门也难辞其咎。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为节省经费,数十年来将部分飞机安全认证工作外包(wàibāo)给波音等制造商,导致波音长期“既当(dāng)(dāng)运动员又当裁判员”。监管的缺位,让波音在设计与生产过程中的问题未能及时被发现和(hé)纠正,安全隐患不断累积。
频发的事故让波音(bōyīn)的订单(dìngdān)大幅减少,经营状况每况愈下,净亏损持续扩大,波音不得不采取裁员措施(cuòshī)。然而,裁员导致技术人才流失,生产环节人力不足,进一步加剧了质量管控的难度。
市场在用真金白银表达对波音(bōyīn)的信心动摇:受此次印度空难影响(yǐngxiǎng),波音公司股价在美股盘前交易中下跌8%。
2024年,波音营收665亿美元,仅为(jǐnwèi)2018年的66%。这已经是波音连续六年亏损(kuīsǔn)。
在一系列的事故、调查、供应链质控(zhìkòng)危机之下,波音去年的交付量和新增订单(dìngdān)也并不理想。
2024年(nián)波音全年获得569架飞机订单,相比2023年同期下挫近6成,有三个月份新增订单数量均(jūn)仅录得个位数(gèwèishù)。全年共(gòng)交付348架飞机,较2023年下滑近35%,不及竞争对手空客交付量的一半。
中国(zhōngguó)市场(shìchǎng)的流失尤为刺眼。2018年波音(bōyīn)在中国民航机队占比近半,2024年新引进飞机渗透率已降至26%。直至一周前,波音才重启对华客机交付。
此次(cǐcì)印度空难,无疑(wúyí)让波音本就艰难的处境“雪上加霜”。如何赢回市场信任、修复安全体系(tǐxì)?这不仅是波音的考题,更是全球航空业必须直面的课题——当商业利益与安全底线失衡(shīhéng),任何“巨头”都可能在风险中倾覆。
最近看了这本书,真的很(hěn)上头!
黄奇帆等顶级经济大咖的年度倾情之作(zhīzuò)!
看完(wán)秒变朋友圈经济课代表!
微信值班(zhíbān):周琦 郑扬波










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