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资讯 正文

高科技亮相丝博会

体育正文 174 0

高科技亮相丝博会

高科技亮相丝博会

  机器狗灵动酷炫的表演(biǎoyǎn),吸引了众多中外参会者(cānhuìzhě)的目光。本组图片由本报记者 马昭 摄

  5月22日,走进第九届丝博会展馆,3D打印(dǎyìn)药片、会“跑”的充电宝、能人机交互的人形机器人……这些(zhèxiē)曾经只存在于科幻电影中的场景,正通过陕西本土企业的创新实践,悄然走进现实(xiànshí)。

  3D打印药片:定制生命的“精准配方(pèifāng)”

  在西安棣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(yǒuxiàngōngsī)的展位前,一台造型独特的3D打印机引得众人驻足围观。“这(zhè)可不是(kěbúshì)普通的打印机,它能‘打印’出救命的药片。”西安棣加创始人卜昕揭开了这台设备的神秘面纱。

  “传统制药好比‘批量生产的标准件(biāozhǔnjiàn)’,而我们致力于为每位患者(huànzhě)打造‘专属配方’。”卜昕以大剂量药片为例展开说明,“很多老年人存在吞咽困难的问题,常规的大药片对(duì)他们来说难以服用。但(dàn)借助3D打印技术,我们能让药片拥有疏松多孔的结构,放进嘴里就(jiù)能快速崩解,服用起来非常轻松。”

  除了改善服用体验,通过(tōngguò)增材制造技术(jìshù)生产的药品,还能实现“精准给药”。

  卜昕进一步介绍(jièshào):“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体重、年龄、病情,在(zài)系统中输入个性化的用药方案,制药企业就能依照处方,为患者打印(dǎyìn)出(chū)精准剂量的药片。”他透露,以心肌梗死急救药为例,在未来,当患者发病时,医护人员给其服用(fúyòng)3D打印的口腔速崩药片,能够为抢救争取宝贵的时间。

  目前,3D打印(dǎyìn)技术在航空航天、医疗器械等领域(lǐngyù)已得到广泛应用,但(dàn)在制药领域才刚刚起步。3D打印药片面临着哪些困难?卜昕直言:“3D打印药片涉及药学、工学与3D打印技术的(de)跨界融合。我们团队耗费七年时间,才成功攻克国内首台3D片剂打印机样机开发、打印工艺等一系列难题(nántí)。”

  卜昕表示,未来计划携手高校科研院所、科技金融机构(jīnróngjīgòu)、产业园(chǎnyèyuán)区等,共同推动增材制药技术的产业化进程。

  无人驾驶智能移动充电车为(chēwèi)电动车充电。

  移动充电车:新能源汽车有了“随身充电宝(bǎo)”

  在新能源汽车(chē)展区,一辆白色小车正缓缓驶向(shǐxiàng)停车位。“这是我们的无人驾驶智能移动充电(chōngdiàn)车,堪称新能源车的‘随身充电宝’。”陕西坤小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CEO李博笑着介绍,“车主只(zhǐ)需在小程序或APP上下单(dān),充电车就会自动驾驶到车位旁,真正实现‘桩找车’。”

  现场演示中,充电车精准停在一辆电动车旁(páng),插入充电头,充电开始。“我们的设备就(jiù)像一个‘移动蓄水池(xùshuǐchí)’,能在电网负荷低时储存电能,高峰期再释放给电动车辆。”李博指着车身上的显示屏(xiǎnshìpíng),“单台设备输出功率可达120千瓦,多台组合能达到300千瓦以上,充电速度比市面上普通充电桩(zhuāng)更快,使用也更便捷。”

  谈到应用场景,李博(lǐbó)打开手机展示合作地图说:“目前我们已在(zài)山东高速、湖北高速等(děng)多个服务区投放,在西安、济南的部分城市综合体也已经投入使用,有效解决了节假日(jiéjiàrì)充电桩紧缺的难题。未来计划在老旧小区、加油站、更(gèng)多的商业综合体使用,这些充电车也能灵活移动,哪里需要就去哪里。”

  参会者体验智能乒乓球发球(fāqiú)机器人。

  人形机器人:从春晚舞台走向(zǒuxiàng)千行百业

  “您好,欢迎来到丝博会!”在(zài)陕西智莱特具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展位,身高(shēngāo)1.69米的(de)人形机器人“星际V”眨着大眼睛,向参观者挥手致意。销售总监(zǒngjiān)高波透露:“未来它将成为工厂、医院、家庭的‘全能助手’。”

  “春晚舞台让人形机器人(jīqìrén)火出圈,但我们(wǒmen)的目标远不止于此。”高波表示,“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用工(yònggōng)成本上升,高危、重复的工作岗位急需‘接班人’。我们的机器人不仅能搬运重物,还能通过(tōngguò)AI学习复杂操作,成为工厂的‘主力员工’。”

  然而,技术突破并非易事。“机器人目前面临着性能(néng)、重量、成本的(de)三重(sānchóng)挑战。”高波指着机器人的膝关节解释道,“就像人类运动员(yùndòngyuán)追求更高更快更强,我们要让机器人关节更灵活、更耐用,同时把成本降到普通家庭能接受的水平。”

  谈及陕西的(de)产业优势,高波充满信心:“西安交通大学的人工智能、西北工业大学的机械设计、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电子信息……陕西拥有丰富(fēngfù)的科研实力,因此,我们有底气(dǐqì)让‘陕西智造’的机器人(jīqìrén)走向世界。”

  从救命的药片到奔跑的充电桩(zhuāng),再到智能的机器人,丝博会上的这些“黑科技”,不仅展示着陕西企业的创新实力(shílì),更勾勒出未来生活的无限(wúxiàn)可能。

  本报记者(běnbàojìzhě) 石喻涵

高科技亮相丝博会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