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资讯 正文

「强信心 看发展·高质量发展调研行」初夏时节农事忙——武威市凉州区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见闻

体育正文 7 0

「强信心 看发展·高质量发展调研行」初夏时节农事忙——武威市凉州区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见闻

「强信心 看发展·高质量发展调研行」初夏时节农事忙——武威市凉州区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见闻

新甘肃(gānsù)·甘肃日报记者 李欣瑶 牛巧丽 金奉乾 马颖 新甘肃·每日(měirì)甘肃网记者 龙毅 夏日晴空下,武威市凉州区的广袤的田野里,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(jǐngxiàng)。 凉州区下双镇蓄水村种植大户王克良的田里格外热闹,妇女们正忙着为娃娃菜疏苗(shūmiáo)(shūmiáo)。王克良说:“这个时节正好疏苗,留下的苗子能长得更壮实(zhuàngshí)。” 农民在为娃娃菜疏苗。本文图片新甘肃·甘肃日报记者 田蹊(tiánqī) 为抢抓农时,王克良用了(le)80人来(rénlái)共同完成疏苗工作。凉州区武南镇村民黄润香就是其中一员。她住得不远,每天只需要半个小时的车程就能(néng)到这里。 “这份工作离家近,一天还能挣100元(yuán)贴补家用。”黄润香说。 近年来,凉州区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(tián)建设,实施田块整治工程,将过去零散分布的“巴掌田”,变成集中平整的“整片田”。同时,聚焦提升耕地质量、提升种植收益(shōuyì)、节约农业用水(yòngshuǐ)、建设示范(shìfàn)基地、提升机械化水平,形成了“田成片、池有蓄、水连通、旱能灌、路相连(xiānglián)、林成网、田园美”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体系。2019年以来,凉州区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81.05万亩,占全区(quánqū)农田的40%。 凉州区还依托企业、合作社(hézuòshè)等经营主体,建设了规模大、起点高、示范带动能力强的(de)示范基地,全区土地流转面积从2020年(nián)的20.05万亩增长到(dào)2025年的62.18万亩,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。 来自兰州市红古区的王克良也正是被这里成片的高标准农田所吸引,建起了(le)312亩的精品娃娃菜种植基地(jīdì),并形成了“种植大户+基地+农户”的经营模式(móshì)。这个基地不仅盘活了18户农民的土地资源,还带动(dàidòng)周边300余名群众在(zài)家门口实现就业,户均年增收2万元以上。 离开蓄水村,来到发放镇下沙村的(de)马铃薯种植基地。基地5578亩的加工型马铃薯,长势喜人(zhǎngshìxǐrén)。 “这一片(yīpiàn)土地平整(tǔdìpíngzhěng),特别适合规模化种植和管理。”甘肃盛世硕丰(shuòfēng)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梁栋告诉记者,虽然这里种植面积(miànjī)大,却只有30名工作人员在田间巡查管理。“在种植和收获的时候用到的人力比较多,日常维护不需要太多人。” 发放镇下沙村的马铃薯种植(zhòngzhí)基地。 基地所有的农田都是(shì)高标准农田,推广实行膜下滴灌、水肥一体化等高效农艺节水技术,改变了过去的“大水漫灌”方式,大大提高了水肥利用率和(hé)单方水效益(xiàoyì),同时也解放了劳动力。 技术人员不仅对基地实行科学管理,还(hái)为农户提供种薯供应、技术指导等服务,有效带动了周边散户参与(cānyù)种植。 “我们持续推动高标准农田智能化改造,大力推广(dàlìtuīguǎng)智慧(zhìhuì)农业。”凉州区农业开发项目服务中心主任赵建林告诉记者,凉州区已实施13.43万亩智能化农田改造,为全区现代农业发展(fāzhǎn)打下了基础。 近年来,凉州区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,在(zài)扩大土地流转规模、提高农业机械化应用水平、提升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经营(jīngyíng)能力、构建新型经营主体与农户生产(shēngchǎn)关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,实现了经营成本(chéngběn)大幅度节省、生产效率提高、群众收入增加的可喜变化。 凉州区(liángzhōuqū)平整开阔的连片高标准农田。 平整开阔的连片农田、先进高效的灌溉设施、科学规范的种植模式,凉州区正在加快农业(nóngyè)现代化步伐,农业强、农村美、农民富(fù)的美好画卷正在广袤(guǎngmào)沃野上绘就。 凉州区平整开阔的连片高标准(gāobiāozhǔn)农田。
「强信心 看发展·高质量发展调研行」初夏时节农事忙——武威市凉州区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见闻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